一、土家仪式画代表性传承人——符建国
符建国,男,48岁,1970年11月出生于塔卧镇回龙村。符建国16岁开始随父亲学土家仪式画,至今已有30余年。他不但熟习画土家仪式画的整个流程和工序,而且还能讲述所画内容的意思。他画的土家仪式画主要为两大类:一为道教水陆画,是道教举行水陆法会时所应用的绘画种类,主要描绘宗教神祇形象和宗教故事,由多幅组成一套,俗称“一堂”。二为“傩坛画”,是傩戏中开坛做法事时悬挂在香案上方的绘画。土家画绘画多以工笔重彩的形式进行表现,但并非没有变化,有的作品线条粗旷,渲染大胆,用极少的墨彩便将形象展现出来。有的则精雕细琢,层层分染,达到无所不精的地步。整个画面构图饱满,色彩鲜明,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他画的土家仪式画远销全国各地。符建国是画土家仪式画的杰出代表,为弘扬、传承土家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他的传授下,培养了一批批年青的继承人。 2018年,鉴于符建国对土家仪式画传承做出的杰出贡献,被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为土家仪式画代表性传承人。
二、若习寨酸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连芝
许连芝,女,46岁,1972年出生于灵溪镇。许连芝24岁开始随公公向正明学习腌制酸菜,至今已有20余年,不但熟习若习寨酸菜制作的整个流程和工序,而且能在腌制中不断创新,腌制的酸菜远销全国各地许连芝是诸多腌制若习寨酸菜制作技艺人中的杰出代表,为弘扬、传承土家族传统手工技艺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他的传授下,培养了一批批年青的继承人。多年了许连芝制作的酸菜多次参加省州举办的博览会,推销宣传若习寨酸菜。得到大家的好评。2012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行走的餐桌”在湘西永顺拍摄的酸菜制作技艺。 2018年,鉴于许连芝对土家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做出的杰出贡献,被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为若习寨酸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三、万坪火腿制作技艺传承人——杨金玉
杨金玉,土家族,1948年8月出生,小学文化,她30岁跟丈夫学做万坪火腿制作技艺,至今已有30余年,她制作的火腿肉色红润、皮色黄亮,在武陵山区声名远播,因此被作为席上佳肴和馈赠珍品。
万坪火腿是土家族传统美食,也是土家族传统的腌腊精品,形似竹叶,肉色红润,皮色黄亮,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它以其独特的手工技艺,严格选料,制作的精细和其皮薄骨细,精多肥少,腿心饱满等,在湘西各县市老少皆宜,实为赠送之珍品,原汁、原味、无色素。她做的火腿远销全国各地,为万坪火腿制作技艺的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鉴于杨金玉对万坪火腿制作技艺的杰出贡献,湘西州人民政府确立她为万坪火腿制作技艺传承人。
四、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毛先翠
毛先翠,女,土家族,1970年11月出生于永顺县灵溪镇,初中文化,14岁起跟随母亲周高桂学习织锦,由于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学艺不久就完全掌握了土家族织锦的程序。其编织的织锦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叙事性强,她常常利用人物、图形、象征符号等来融合编织,具备珍贵的文化价值,是土家族人们智慧的结晶。
毛先翠从小受土家族文化的熏染,14岁织锦,至今已有30余年艺龄,手艺精湛。她设计的织锦图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代表作品《四十八勾》、《毕兹卡人》、《毛古斯》、《老鼠娶亲》等,画面栩栩如生,贴近日常生活,对研究土家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她积极将土家族织锦作为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在土家族地区进行推广,在双凤村、司城村等村寨带徒传艺,目前已达10余人,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土家织锦继承人,在湘、鄂、渝、黔边土家族地区影响广泛。2015年6月毛先翠被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为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年9月被湘西州人民政府确立为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五、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田水香
田水香,女,土家族,1968年出生于湘西州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初中文化,6岁起随爷爷田仁信学习跳摆手舞,至今已有40余年。是土家族摆手舞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2008年7月,为北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领导表演摆手舞。
2010年接待文化部领导表演摆手舞;同年接待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表演摆手舞。
2011年非洲16国专家学者来双凤村考察,表演了摆手舞。
2012年参加永顺县在芙蓉镇举办的舍巴节,表演土家族摆手舞。
2012年鉴于田水香对土家族摆手舞的突出贡献,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她为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
2013年湘西州人民政府确立她为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
六、土家族毛古斯舞传承人——田岩华
田岩华,男,土家族,1962年12月出生于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高中文化,17岁起随师傅彭英威学习表演毛古斯舞,至今已有30余年,完全掌握了土家族毛古斯舞表演程序和历史渊源,先后带有弟子20多人。田岩华凭借自己独特、娴熟的演技,对外积极宣传毛古斯舞。他参加了2011年邵阳文化遗产日活动,表演毛古斯舞;2009年参加中国湘西芙蓉镇土家族毛古斯文化节,表演了毛古斯祭祖。2014年接待世界遗产专家考察团,表演了毛古斯舞,同年10月,参加凤凰武陵山区文化生态保护节表演。鉴于田岩华对土家族毛古斯舞传承的杰出贡献,2015年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他为土家族毛古斯舞代表性传承人。
田岩华所跳的土家族毛古斯舞粗犷豪放,刚劲激昂,人们能从中领略到远古时代的原始艺术,对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他将毛古斯舞当成活的课本,进行生动的理论道德教育,对土家族人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七、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文体舟
文体舟,男,土家族,1965年3月出生于永顺县灵溪镇宝塔村,初中文化,15岁起跟随向久成学习雕刻,18岁跟随陶代荣学习木雕技艺,并完全掌握技艺要领,技艺精湛并达到胸中有画,手中不逾矩的程度,从事木雕至今已有30余年。
文体舟的雕刻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手法传统,其人物比例匀称,线条流畅,构图严谨,张弛有道,所刻动物充满灵气,尤其是所刻传统戏曲,不但能刻,还能将每出戏中人物冲突、原因、事态发展、最后结果都能准确无误的表述出来。他精通木雕的各种技艺,实为木雕的佼佼者。
2005年他在吉首湘情缘大酒店雕刻门楼,窗花,2006年参加首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获银奖,同年修张家界老院子和广州罗浮山景点,并雕刻门楼、窗花,2008年湘西木雕《滴水床》参加第二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获银奖,2009年参加湘鄂渝黔四省边区民族民间旅游商品暨民间工艺大师评选大赛荣获铜奖。
鉴于文体舟对湘西木雕的突出贡献,2015年6月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他为湘西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同年9月湘西州人民政府确立他为湘西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八、《吴著冲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向盛福
向盛福,男,土家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42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从小就喜欢听父辈讲故事,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具有很强的口述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吴著冲的传说》故事他讲述得形象生动,流畅易懂。生活中,他热衷于学习和研究土家族民间文化。目前,是讲述关于《吴著冲的传说》故事最权威的传承人之一。
2002年,参加吉首大学杨庭硕教授在吉首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福特基金RLER项目本土生态知识培训班”。
2002年至2007年撰写《土司王朝》,并于2008年出版发行。
2006年被县人民政府确立为《吴著冲的传说》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土司王朝》获第九届中国世纪大采风银奖。
向盛福对《吴著冲的传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常年挖掘、收集相关资料和实物,对《吴著冲的传说》的历史渊源非常熟悉。他希望《吴著冲的传说》世代相传,继续弘扬土家族历史文化。
九、土家医·封刀接骨术代表性传承人——谢根国
谢根国,男,土家族,1958年2月生于永顺县灵溪镇东方红村,高中文化,20岁起随父亲学习土家族骨伤治疗,至今已有30余年。其医术高超,先后创办永顺县民族骨伤科医院、永顺县民族医院,先后治愈骨伤科病人5000多例。其事迹在《永顺文史》、《武陵风采》等书刊杂志上均有记载。
土家族封刀接骨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些独特的诊疗方法,主要通过看诊、问诊、叫诊、听诊、脉珍、摸诊等五个方面,分析判断疾病的症结。谢根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掌握封刀接骨疗法的全过程,他医术精湛,实为封刀接骨疗法的佼佼者。
近年来,谢根囯积极开展土家族封刀接骨技术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挖掘整理了《土家族封刀接骨疗法》,作为永顺民族医院的专用教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同时他还注重开展学术交流,先后参加湘雅医院的学习培训交流,湘西州民族医学交流会议,使土家族封刀接骨疗法得到推广应用。鉴于他在土家族医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2015年6月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他为土家医·封刀接骨术代表性传承人,同年9月湘西州人民政府确立他为土家医·封刀接骨术代表性传承人。
十、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克双
徐克双,男,土家族,1971年12月生于永顺县毛坝乡柯溪村,高中文化,从7岁起一边读书一边学竹编手艺,由于天资聪颖,加之勤奋好学,学艺不久就能独立编织各种竹器。高中毕业后,就外出做手艺,在湖南省湘西各县及怀化、张家界、湖北省五峰、恩施等地编织竹器用品,在日后的编织技艺生涯中,徐克双不断的总结经验,把竹编从生活用品推到了工艺品的新台阶,成为当地竹编最具权威的传承人。
2003年10月在芙蓉镇创办了“徐氏竹艺”工艺品店,2006年在湖南省第一届工艺美术博览会,徐克双的竹编作品荣获佳作奖,竹器作品《福》被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收藏。2008年参加湖南省第二届工艺美术博览会获银奖。2009年10月,在湘鄂渝黔边区首届民族民间旅游商品暨民间工艺大师评选大赛上参展作品《小背篓》荣获金奖、并被授予“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0年在湖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获创意奖,2012年徐克双参加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办的楚风湘韵——湖南民艺民风民俗展,其竹编作品《普贤燕萨圣像》被佛光缘美术馆收藏。2014年4月竹编“龙凤呈祥”在第四十九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同年10月竹编“喜庆丰收”在第十五届全国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15年参加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活动获得优秀奖。2017年在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博览会上其设计的“竹编·花瓶”获得“金凤凰”设计大奖。鉴于他对湘西竹编技艺的突出贡献,2012年5月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他为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年12月被湘西州人民政府确立为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十一、永顺阳戏传承人——任兴银
任兴银,女,土家族,1971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摆里村十组,高中文化,15岁时就跟随父亲任天兵学唱阳戏,由于她天资聪颖,勤学苦练,学艺不久就掌握了演唱阳戏的基本技艺,二十几年来,对于永顺阳戏复杂演唱技巧和历史渊源非常熟悉,在生活中,她经常演唱阳戏并积极推广,目前是永顺阳戏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
2001年至2015年在张家界、桑植、龙山、古丈、及永顺县内演出上千场阳戏,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她主演的阳戏《生死牌》、《秦香莲》被广东惠州音响出版社出版。
十二、塔卧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张重九
张重九,男,土家族,1966年9月出生于永顺县塔卧镇七里坪村,初中文化,13岁起随叔叔张宗果学习塔卧石雕,25岁精通塔卧石雕,至今已有30余年。1983年在张家界风景区雕刻石字牌、花板等,充分展现了塔卧石雕的技艺水平。1984年至1989年在吉首雕刻石狮、栏杆、花板等工艺品。1990年至2000年在广东省沙溪市雕刻石棺、龙柱、花板、龙脊、石亭等工艺品。2003年在重庆黔江石会镇香山寺雕刻主持人塔墓、六方塔、36尊佛像、主持人墓碑铭文等。2015年在永顺县老司城复制雕刻德政碑、土地公、铜柱莲花底座、石人等。2016年11月参加了永顺县举办的塔卧石雕培训班,并在培训班上给学员授课。2009年5月被永顺县人民政府确立他为塔卧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同年12月被湘西州人民政府确立为塔卧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扫描二维码
关注永顺公共文旅云微信公众号
永顺县政务中心8楼809
TEL : 0743-5223835